第四世貝諾法王
 

寧瑪巴白玉傳承第十一代法王,即第三世 貝諾法王於 2009 年圓寂後,其轉世靈童在 2011  12  31 號誕生於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洛林鄉念巴村,父親名諾布,母親名普布卓瑪;2013 年被寧瑪派至高成就者夏札仁波切認定為第三世法王 卓望貝諾仁波切的轉世靈童。2013  12  5 號,印度南卓林寺經認證後,正式發佈坐床大典公告。

2014  7  28 號,貝諾楊思法王被迎請到甘孜州白玉縣白玉祖寺,當時來自白玉祖寺及南卓林寺僧眾、各方代表及四眾信徒等上萬人參與了迎請儀式。7  29 號和 30 號,白玉祖寺特別舉辦了長壽儀軌法會及金剛舞表演,祈請 貝諾楊思法王長壽健康、法輪長轉,也祈願世界和平、眾生安樂。

2014  7  31 號,藏曆 6  4 號「佛祖初轉法輪殊勝日」,由白玉祖寺轉世高僧圖桑祖古主持, 貝諾楊思法王在白玉祖寺正式舉行坐床大典,當時藏區各大寺院如佐欽寺、協慶寺、噶陀寺、達唐寺...等的住持、僧眾及藏人行政中央官方和民間各組織代表都向 貝諾楊思法王獻供了象徵佛陀身、語、意之《曼紮三寶》。 8  2 號,當地藏民也舉行了歌舞獻供等活動,齊聲慶祝 貝諾楊思法王之坐床登基!
 

ལྔ་བརྒྱའི་གཙུག་རྒྱན་པན་ཆེན་བི་མ་ལ།།
哪記 租堅 班欽 布瑪拉
五百智首班欽毗瑪
སླར་ཡང་སྲིད་པ་བཟུང་བའི་ཚུལ་བསྟན་ཅིང་།།
拉揚 斯巴 松威 慈滇降
複再示現受生之行相
སྙིང་པོའི་བསྟན་པ་སྤེལ་ལ་ཟླ་བྲལ་བ།།
寧布 滇巴 佩拉 達札瓦
弘揚精藏教法無比
པདྨ་ནོར་བུའི་ཞབས་ལ་གསོལ་བ་འདེབས།།
貝瑪 諾布 夏拉 梭瓦迭
貝瑪諾布蓮足前祈請
 

獅面空行母功德利益介紹

獅面空行母是一個很殊勝的法門,這位本尊不是一般的除障本尊,而是特別具威力的,特別是對治邪術十分靈驗有效,而且也對治一切時難、兵禍、瘟疫、天災、水旱、饑荒等等。

在西藏的沙拉寺、甘丹寺及哲蚌寺中,這法門是每天僧眾上殿必修誦文,西藏各寺中的密法行者,也特別著重修學這個法門,它的旁支法門有許多,如除障威猛火供等等各種功能性的法門。

在西藏主要有格魯派、薩迦派、寧瑪派和噶舉派四支主流派別,這四支主派,都尊崇獅面空行母,寧瑪派和噶舉派所修的獅面空行母,傳承與格魯派和薩迦派的不太一樣,格律派所修的,則本來源自薩迦派傳承。
法相介紹

獅面空行母屬忿怒尊,故以獅面表其威猛性,以調四魔而顯現凶忿相,,身藍色(亦有紅色者),一面二臂三目,面為白獅子相,三目紅圓怒睜,張口露牙捲舌,十分威猛狀,頭戴五骷髏冠,青發飛揚,右手持金剛鉞刀揚於虛空,左手擎盈血顱器,以五十鮮血人首為項發,骨飾瓔珞,上披人皮披風,千著虎皮裙,左肩斜依三叉喀章嘎杖,右足踡,左足微弓,踏於屍心,以舞立姿住於蓮花曰輪上,背幔為般若烈焰光聚,這個舞姿,代表樂空不二,在本尊身體四周,有烈火熊熊燃燒。

對藏傳佛教密法中的忿怒本尊形相不熟悉的人,也許會對此心存疑慮和顧忌,其實密法中忿怒本尊身上,往往都有屍墊、人皮、獸皮及骷髏等等飾物,它們看似恐怖,但其實各有表義,並非是真的人皮、屍體等,更非由殺生所得,而是由本尊之樂空智所變現出的形相。
這些人皮獸衣的表相,實際上只是某些佛教概念的外在標記和象徵,因其特別威猛,所以持其咒時盡量不要出聲,或者微聲,尤其不能在水邊出聲持誦,以免引起龍王的恐慌。

獅面空行母是一位非常威猛的本尊,續主是阿彌陀佛,所以在中陰成就法中可以把亡者剎那間送往極樂國土;部主是般若佛母,表示獅面空行母是般若智慧的形象化的表現,具足一切智慧如百獸之王一樣。

獅面空行母有一個名為迴遮法的誅滅儀軌,因為太猛烈太易相應,所以自古以來此法都是個別傳授或單一傳授,修持迴遮法不但可以幫助行者殲滅一切敵對的詛咒、邪障、降頭、蠱術、魔璋、惡兆及災難,如果行者是具足慈悲心,還可以把破波羅夷者或破誓言者送往佛土。
獅面空行母原始法身為般若佛身,報身為金剛亥母,而化身即是獅面空行母,為寧瑪巴之殊勝本尊,一身兼為蓮師之上師、本尊、空行、護法,可遮止一切邪魔,具大威神力。
 
獅面空行母除障

獅面空行母大悲願誓護佑佛法修行者,勤修本尊心咒法軌,能降伏邪魔、消除外道惡符咒詛及鬼神附身之傷害,更讓惡夢、惡龍神、星曜兇神、阻礙佛法者迅速消除,更有懷召威權、增上人緣、受人喜愛之效益。

ZOOM加入會議
帳號 6495438616
密碼 azita
網址 https://pse.is/5mscv8

◎原直播網址 https://reurl.cc/nz50p2
◎歲末心經除障共修報數 https://reurl.cc/b6rjbv
◎抄心經 建佛寺 https://pse.is/heartsutr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