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行備忘錄2020/5/16

課文內容:

入座的後行:以這一座裡觀修的善根為例三時的一切善法、佛菩薩的無漏善根、一切有情的有漏善根,心裡觀想把它們合而為一,綜合起來,為了一切眾生遠離苦因及苦果、獲證圓滿珍寶佛果作迴向。

迴向的方法,佛菩薩們如何以三輪清淨的迴向方式作迴向,我也這般普皆迴向,念誦文殊師利勇猛智,普賢慧行亦復然,我今迴向諸善根,隨彼一切常修學之後,不要一躍而起,要反思一下:這次我從早晨的一座開始就立下誓願,到底有沒有隨著迷亂所轉。

仁波切講解:

入座的後行(迴向):這一座禪修所生善根為首三時的一切善法、佛菩薩的無漏善根、一切有情的有漏善根,觀想把它們合而為一,綜合起來,為令一切眾生遠離苦因及苦果、獲證圓滿珍寶佛果作迴向。
 
迴向的方法:諸佛菩薩如何以三輪清淨迴向,我也這般普皆迴向,當念誦:(文殊師利勇猛智,普賢慧行亦復然,我今迴向諸善根,隨彼一切常修學)之後,不要一躍而起,要反思一下:我從早晨的第一座開始就已立誓願,是否有兌現,內心是否隨迷亂所轉?

我們要將諸佛菩薩的無漏善根與有情的有漏善根一併迴向,這是屬於三殊勝中結行迴向的殊勝。此處提到(有漏)與(無漏)這兩個字眼,所以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兩者之間的差異。
 
無論是中觀、現觀、阿毘達摩集論、俱舍論都有描述有漏與無漏,阿毘達摩集論與俱舍論中所述有漏與無漏的內容相當深奧又複雜,如果能夠了解這些當然是最好不過,但是現階段我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去了解兩者的差異。雖有好幾種解釋,第一:凡夫的善根為(有漏),而聖人的善根為(無漏)。第二:世間稱為(有漏),出世間為(無漏),現階段我們這種淺顯易懂的方式理解即可。
 
文中又有提到(世間)跟(出世間)兩種,凡夫的所作所為包括其善根皆屬於(世間),而聖者的所作所行包括五道、十地的功德皆為(出世間)。某種程度而言可用分別妄念來區分世間與出世間之別,凡夫的所作所為皆是由分別妄念所攝,故稱為世間;  而聖者的所做所行都已脫離妄念的束縛,故稱為出世間。

中觀宗主張:七地菩薩以前是屬於有漏,因為尚未斷盡煩惱障,而七地以後純屬於無漏,因為此時已超越煩惱障故。

俱舍論主張:所緣和相應任一令增長煩惱者為有漏。有漏包含對境與有境兩種。譬如,當我們緣著五蘊而執著為我的時候,這個「我執」既是(有漏)又是(有境)。我執的所緣(五蘊)本身既是(有漏)又是(對境)。 所緣和相應任一不令增長煩惱者為無漏。文中(任一)指不是因為所緣就是因為相應令煩惱增長。

有漏跟無漏的範圍是非常之廣,一切萬法都包涵在有漏跟無漏之中。諸法可歸納為有為法與無為法。依因緣而生的任何法都是有為法,例如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等五蘊。 非由因緣而生的法則是無為法。例如:擇滅、非擇滅、虛空。 此外,有些無漏也屬於是有為法,譬如,道諦雖是無漏,然屬於有為法。

俱舍論所述有漏跟無漏的定義中,提及(所緣)跟(相應)。「所緣」指對境,包括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的對境。欲界的眾生面對上界不會產生煩惱,上界的眾生面對欲界也不會產生煩惱,但是欲界的眾生緣欲界就會產生煩惱,色界的眾生緣色界也會生起煩惱,因為欲界的煩惱由欲界所攝,色界的煩惱也是由色界所攝的緣故。

「相應」兩字主要建立在心王跟心所上。相應有五種,分別為所依相應、所緣相應、行相相應、時間相應、實體相應。五十一心所當中六根本煩惱與二十隨煩惱的體性是不善。不善有為體性不善、相應不善、意樂不善之分,而煩惱屬於體性的不善。若一顆心王本身是不善,但如果接合善心所的相應,則令此心王轉為善,如此相互影響的連結稱為「相應。」  

前文有出現有漏善與無漏善兩種術語,有人心想明明都是善,為何分有漏善與無漏善之別呢? 對此先予以簡單的解釋,不能正對治煩惱的善根為有漏善; 能正對治煩惱的善根為無漏善,有漏善中包含凡夫與尚未入道者善根。